近日,88歲的潘爺爺因為臉頰腫痛,口腔潰瘍不能進食,并伴有發熱前來醫院就診。經發熱門診篩查后收住感染科病房,醫生查體發現皮膚表面可見皰疹,詢問病史后了解到前幾日曾有腹瀉情況,遂考慮是帶狀皰疹。
那什么是帶狀皰疹呢?
帶狀皰疹,是由水痘—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。因好發于胸部、腰背部,故俗稱“串腰龍”“纏腰龍”。
水痘—帶狀皰疹病毒第一次感染往往發生在兒童時期,引起水痘。該病毒有親神經性的特點,在水痘痊愈后,病毒并未清退,而是在人體神經節內長期潛伏;當然也有人可能為隱性感染(沒有臨床癥狀),所以根本不知道體內已經有了水痘—帶狀皰疹病毒。當人體因勞累、感染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時,體內潛伏的病毒被重新激活,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,引發帶狀皰疹。
哪些表現可以讓我們盡早發現帶狀皰疹?
在皰疹發出來之前,患者通常會有乏力、低熱、頭痛、食欲不振、惡心嘔吐、皮膚疼痛或有燒灼感等,這些癥狀可能會持續1~5天,其中疼痛表現最為明顯。
接著在疼痛或者有燒灼感的皮膚表面會出現水皰,典型表現為帶狀分布的成簇疼痛性水皰。最常見的部位是在胸部和腰背部,此外在頭面部、四肢也可發生。嚴重時可并發周圍性面癱、聽力障礙及皰疹性腦膜炎等。
如何預防帶狀皰疹?
1. 抵抗力下降是帶狀皰疹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,因此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提高機體抵抗力是預防的關鍵。①注意勞逸結合、規律作息,避免勞累;②均衡飲食與營養、多喝水,多吃新鮮蔬菜水果;③堅持適量運動;④保持情緒平和。
2. 接種疫苗:50歲以上人群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是帶狀皰疹的易發人群。接種疫苗是控制帶狀皰疹發病的有效措施。
醫生提醒:
帶狀皰疹在治療上特別強調一個“早”字。因為早期(72小時內)積極抗病毒治療是預防和控制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關鍵。因此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皮膚損傷(皮疹、水泡)、疼痛,千萬別掉以輕心,即使癥狀不典型,也要及早到醫院就診。